会員登録

走进齐白石大匠之门(五)——纤手教侬剥荔枝

2014-07-21 14:49:25     cri    


齐白石 国画 荔枝蚱蜢图

  在齐白石的大写意花鸟中,荔枝是他喜爱的画材,一生中屡屡画之。墨叶红果,或累挂于枝叶间,或耀目于筐篮中,生机勃勃,喜气洋洋。同时他对荔枝赞美有加,以诗文咏叹,多题于画上,如:"丹砂点上溪藤纸,香满筠篮清露滋。果类自当推第一,世间尤有几人知。"他在另一幅画上,题曰:"东坡诗:'不辞长作岭南人。'吾亦有句云:'再梦无由续广州。'与东坡进一层。白石。"

  宋代苏东坡因贬官惠州和儋州,得品荔枝之便,故有"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"的名句。

  荔枝产于广东、广西、海南岛,又因其鲜甜容易变质,不便长途贮运,在交通困难的往昔,外地人不易品其美味。齐白石当时栖居于湖南,自然不知荔枝为何物。

  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,齐白石之所以喜欢画荔枝,与他几次到广州、钦州远游的经历有关,睹其物,尝其味,又有许多温馨的人际交往杂陈其间,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。1906年春节后,他先到桂林,经梧州、广州再至钦州,友人郭葆生时任钦廉兵备道;1907年春节后应郭葆生上年之约再到钦州,年底方返乡;1908年2月访广州,秋天方归;1909年2月应郭葆生之邀第三次驻留钦州,盘桓数月。

  《白石老人自述》一书中,谈到1907年在钦州的许多趣事:在郭葆生陪同齐白石访肇庆、高要县、东兴和越南芒街后,"回到钦州,正值荔枝上市,沿途我看了田里的荔枝树,结着累累的荔枝,倒也非常好看。从此我把荔枝也入了我的画了。曾有人拿了许多荔枝来,换了我的画去,这倒可算是一桩风雅的事。还有一位歌女,我捧过她的场,她剥了荔枝肉给我吃。我作了一首纪事诗:客里钦州旧梦痴,南门河上雨丝丝。此生再过应无分,纤手教侬剥荔枝"。

  在田冰、春寒所著的《齐白石轶事》中,也提到这件事:"她是他(齐白石)初到钦州时,有过一面之交的歌女。他看过她的精彩演唱,并和新结识的几个文人一起为她捧过场。"书中还写道:"齐白石从未吃过荔枝。他见荔枝和红枣相似,捏起一颗,带皮就往嘴里送。歌女急忙用手一挡,落落大方地笑道:'白石先生,看来您是第一次吃荔枝。我来教您。'说着,拿起一颗荔枝,像雕琢一件微型工艺品,动作熟练地剥着。丹荔美,纤手剥荔枝的姿态更美。"

  数年前,我出版过《一个作家的品画笔记》一书,此中的《南园珍果荔枝先》一文写到齐白石的荔枝画:"他画荔枝喜欢用长条幅,画一枝带叶挂果的荔枝,再配以竹筐、竹篮,显得生机饱满。他画果实,先用淡红画出果形,再以重红(有时再蘸墨)点出壳上的斑点,以浓破淡,体现出里面汁水盈盈的样子,然后以浓墨写果柄。因长条幅的布局需要,他往往题上长款,以平衡重量,或诗或文,皆有奇趣。"

1 2
関連ニュース
写真トピックス
コメント
今週の番組
今日熱点
快楽学唱中文歌
特集ダイジェスト
LINK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