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員登録

20世纪画家回眸系列——吴昌硕

2014-05-27 17:06:41     cri    


吴昌硕 国画 无量寿佛图轴

  吴昌硕从10余岁开始学习篆刻,之后70年无一日不与印石打交道;学习书法,他将《石鼓文》作为日课,至老不弃,每临一通都有新的感悟。是理性,让吴昌硕一辈子都在不断进取,不断打磨技艺。而不是学点皮毛、一知半解后就急匆匆去闯荡江湖。他每往前迈一步,都要回头看看,是不是离开古人太远,成为野狐禅。

  潘天寿曾经创作了一件所谓"得意"之作,即笔墨少古意,多个人意趣,他觉得很过瘾,就兴冲冲地拿给吴昌硕指点。他要的"指点",就是希望吴昌硕能够赞美一通。不料,吴昌硕半天不语,之后,敷衍说好、好、好。当日晚上,吴昌硕为此作了一首长古,末句是这样写的:"只恐荆棘丛中行太速,一跌须防堕深谷,寿乎寿乎愁尔独。"可见,吴昌硕为潘天寿的所谓创新捏了一把汗。他担心潘天寿会因为冒进(行不由径)而跌入深渊。吴昌硕研究学术和艺术就是这样理性而严谨。

  我们这样坚定地说吴昌硕是一个与古为徒者,是不是说他食古不化呢?不是。他是一个善于学习古人,而又善于化古为新的人,是一位站在古人肩膀上的大师。

  吴昌硕深知创新之难。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:"小技拾人者则易,创造者则难。欲自立成家,至少辛苦半世;拾者至多半年,可得皮毛也。"创新难,可是,艺术就是要创新,必须要创新,不然,就是一画匠了。所以,他又说:"出蓝敢谓胜前人,学步反愁失故态。"那么,怎样创新?还得从古人来,做一个"出蓝"之人。吴昌硕的绘画,整合了徐渭、八大、赵之谦、蒲华、任伯年、扬州八怪等人的精髓,深得各家之遗韵,似古似我,非古非我,即为其高妙之处。他最大胆的尝试就是在着色上,成功地运用西洋红。潘天寿是这样评价的:"用西洋红画国画可以说始自昌硕先生。因为西洋红用的红色,深红而能古厚,可以补足胭脂淡薄的缺点。再则深红古厚的西洋红色彩,可以配合先生古厚朴茂的绘画风格,因此,极喜欢用它。"他的这种尝试,可能是受赵之谦的启发。赵之谦着色也喜欢色泽鲜艳、对比强烈。吴昌硕用色的创新,使作品艳而不俗,生机盎然,极具感染力,这是吴昌硕在艺术创作中发的又一飙。

  其实,让吴昌硕高踞绘画大师巅峰最重要的因素是他将高深的书法、篆刻修养用在绘画中。他自己说过:"直从书法演画法,绝艺未敢谈其余。"在吴昌硕看来,画画没有什么,就是写字。他坚持用篆籀笔法作画,遗貌取意,势若蛟龙,气吞云梦,非常震撼。以书入画,是文人画的根本,这一点大家都知道,也都在这样做,只是大家的书法造诣不及吴昌硕,所以,在绘画艺术上难以望其项背了。

  吴昌硕是诗、书、画、印四绝,以愚之见,其序当为印第一,书第二,画第三,诗第四。此乃一家之言,且不在本文讨论之列,故附于文末。(田墀)(转载自《书法报・书画天地》)


1 2
関連ニュース
写真トピックス
コメント
今週の番組
今日熱点
快楽学唱中文歌
特集ダイジェスト
LINKS